[2007.04.7] 现代傲慢 纽约之行十大看点

  融合(One Word One Dream)

  走在纽约街道上的人们,有可能来自任何一个国家。不同国籍的人们给纽约带来了极强的包容能力。所以来到纽约你不用认为你是一个外地人,因为这里没多少本地人。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不要大声的用普通话评论什么,因为随时会有看似面熟的中国人从你身边擦肩而过。不过正如那印度出租车司机所说,他很喜欢中国,但纽约更好找工作。“Just for money!”

  犯罪(晚上别出门)

晚上别出门

  从来没觉得在北京安全,自我防护意识也自觉很强。不过来了纽约,才知道什么叫缺乏安全感。警笛声、直升机络绎不绝。几个小时前还在那里喝咖啡的星巴克的玻璃窗,今天已经被人砸碎了。还在麦当劳被黑人要钱(或要饭),想起来好怕怕。

  交通(堵、停车贵、打车贵、步行,公共交通缺乏围护)

纽约停车场

  移动基本靠走,是纽约交通的最大特点,昂贵的停车位(6.75USD/半小时)、昂贵的出租车、拥挤的街道让大多数人们选用步行加地铁的方式解决出行问题。开始怀念公司的地下车库了……   

[查看全文]



[2007.04.5] 爱卡网友jet_li:车展流水帐之囫囵吞枣

  4月6日是Good Friday,也就是耶稣受难日,传说耶稣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星期天复活,也就是复活节。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耶稣受难记》很详细地记录了这段历史,对宗教感兴趣或者不太了解的可以看看这部片子。2007年纽约车展对公众开放的第一天就选在4月6日,倒没有什么宗教的含义在里面,主要还是考虑许多公司会放假,车迷在长周末看车方便。的确,我在参观的车迷脸上也没有看到丝毫的悲怆,都是没心没肺的喜气洋洋。

jet_li和他的朋友

  看了爱卡发的帖子,知道看傻了和现代傲慢要来纽约车展,欣欣然发了电子邮件,期盼在异国他乡见到熟悉而陌生的卡友。说熟悉是时常在坛子上看到超级老大的身影,说陌生是在此之前从未谋面。

  从爱卡纽约车展的即时现场直播真人秀中知道了两位卡友的签证、飞行、通关、注册等等进展。星期四深夜我的手机在睡梦中收到了看傻了在语音信箱的留言。等我听到的时候已经是星期五早上了,赶紧打过去联系,约好了开展的时候在会展中心见面。正好今天也约了同事一起去……   

[查看全文]



[2007.04.5] 看傻了:4月6日 纯美式、最商业化的车展

  今天是纽约车展第一天也是媒体日的第一天,组委会很勤奋啊,早上6:30就开始接受现场媒体注册、领采访证,在注册中心,拿出组委会发给我的确认信,工作人员现场制作记者证,领了记者证以后再到另外一个柜台验证身份的有效性,出示护照以后一个老大爷给我们发了一个红色的腕带,别小看这腕带,对在媒体日期间的工作很重要啊。

  被911弄怕以后,美国人把安全看的比什么都重,记者的包,相机都要让大狗闻一遍,那大狗特虎势,很憨厚勤奋的样子,被确认没事的包和相机都要贴上一个大黄色标签表示不会有威胁。

  媒体日一共有两天,每天都有早餐会,而且都被不同的厂家赞助了,早餐会上你看谁的发言时间最长,就知道是谁家掏的钱了,今天的早餐会福特的发言最长。虽然是纯美国车展,但记者的面孔中,亚洲人还是有一定分量的,以日本人居多,然后就是驻纽约的各种中文媒体的华裔记者了,偶尔能听到熟悉的乡音在身边讨论问题,当然当我用京腔和同事大侃特侃的时候也能引来同胞,“你好!你们是中国人吧?”“对啊。”“从国内来吗?”“是啊,我们从北京飞过来的。”“见到同胞真高兴……

[查看全文]



[2007.04.5] 现代傲慢:纽约车展之最之TOP10

  1. 最小的展区—奥迪展区,躲在一个角落,在国内相当于一个媒体参展商的大小位置,Q7藏在所有展车的后面。

  2. 最安静的展区—大众展区,没有任何新品发布,展出的产品也都是老产品,工作人员也郁郁寡欢的样子。

  3. 最聪明的赞助—记者证的链子被Kelly blue book(kbb.com)赞助了,所有媒体记者都要带在脖子上的玩意,让人过目不忘

  4. 最有创意的发布会—奔驰C-class AMG和新F1安全车的发布会,模仿Mission Impossible II的剧情

  5. 最慷慨的参展商—日产,没有任何新品发布,但却赞助了媒体日第一天的午餐和酒会,车展当天几乎所有的人都出现在了日产的展区。

  6. 最大的展区—还是日产,连同Infiniti一起,形成了本次纽约车展最大的参展区域。

  7. 最据活力的发布会—通用雪弗兰三款全新的小型车的发布现场,载歌载舞,能看得出来,通用连发布会的文化都是全球统一的,和国内上海通用的做法如出一辙。

  8. 最知错就改的参展商—SUBARU,上市还不到2年的Tribeca,因为外形设计过于怪异而销售惨淡,但知错就改居然在本次车展推出了全新设计的Tribeca,虽然不是什么革命产品,但至少不会把观众吓跑了。

  9. 最倒霉的参展商—克莱斯勒Jeep,他们精心策划的户外发布会,因为一场下了一天的大雨导致来自全球的记者们都在屋子里隔着玻璃看主持人一个人折腾,发布会效果大打折扣。同情一下~

  10. 最特别展览-未来出租车展,这里为人们乘做的出租车展示未来,高科技、人性化的新设计及原汁原味的本地文化在这里表露无疑……

[查看全文]



[2007.04.03] 看傻了:赚了

  又到了出境大厅,和四个月前一样一样一样的啊,墙上还是UBS的广告,连指挥去哪个窗口等候的黑大叔都是上次那位,“Eleven~”,听着黑大叔的指挥,我们到了11号窗口,按了手印顺利通关,纽约俺又来了!  

  从JFK机场到位于曼哈顿Midtown的酒店大概开了30多分钟,连同小费,一共$55。够打车从北京去天津几个来回的了。从北京出发前,特意看了一下纽约的天气,白天一直都是20℃左右,但没想到这个礼拜冷了很多,出门前还特意少穿,不过幸亏带了备用的衣服,收拾了一下东西,我们就带着相机去纽约车展的展会现场了,天上的云因为风大跑的很快,灰灰的颜色也预兆着要变天了,为了去展会现场方便,我选了一个离展会现场只有3个街区的位置,顺着酒店门前的第35街,一直向西走就到了,10分钟左右。

  拍了一些还在布展时候的照片就离开了现场,此时美国东部时间19点(和北京时差12个小时),又困,又饿(临下飞机前还吃了泡面,让周围的人羡慕的不行),又冷,街上的鬼子都很抗冻的样子,短袖衣服,小裙子,服了。4月3号从北京出发,现在还是4月3号,赚了……

  [查看全文]
 


[2007.04.03] 现代傲慢:北京出发第一天

  繁忙的工作一如既往,转眼间就到了奔赴纽约的日子。一大早就把那辆十分美式的SUV-Lexus LX470交还给公关公司,便正式踏上了前往机场的出租车。平均每年80个航段飞行经历的我,依然对国际出港感到陌生。  

  在飞机上静坐了半个多小时后,有如凶神恶煞一般的安全员开始巡视。用手粗鲁的关闭我同事的滑盖手机,并命令的语气说到马上关闭。事实上,当时连安全须知还没有播放,飞机正被推出机位,就北京机场这效率,离起飞至少还得20分钟。起初我们还以为这些人不属于国航,我们实在无法理解,国航有这样的服务人员。后来空姐说这就是国航的安全员。这着实让我这个国航知音金卡会员吃了一惊。上市公司就是牛啊,机票贵不说,服务也够强势。

  波音747-400的紧急出口位置就是好,除了腿前有一个足够摆放麻将桌的宽敞空间外,还可以在起飞降落时与空姐MM沟通一番。重要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为何在起飞降落时要把小桌板收起,座椅靠背调直以及打开遮光板。前面两个的官方解释是为了避免无法紧急脱出,最后一个通常大家最难以理解的原因就是为了便于迫降时,让大家看到外面的情况。

  经过13个小时的艰苦飞行,我们抵达了全美最大的KFJ机场。仅落地后的滑行时间,就浪费掉我们20多分钟。机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豪华与先进,最令人开心的就是眼前的美国入境关卡,过了这道关,就算是真正进入美国的领土了……

  [查看全文]
 


[2007.04.02] 现代傲慢:美国签证序幕篇

  现在,我们正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撰写此次纽约车展之行序幕的经历。13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已经过半,而我的心情却似乎还在繁忙的报道准备工作中,而这种忙碌的状态从获得纽约车展邀请时就已开始。

  一封来自纽约车展的媒体确认信拉开了爱卡报道准备的序幕,随之而来的便是在CNET同事协助下准备相关手续。也许是这个在自由女神光环下的资本主义国家太过吸引人,对于1/3的通过率,面签的准备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要感谢集团行政对我进行了有如教科书式的先进面签培训之外,无数的同事也传递给我很多经验。在此,不点名的严重感谢一下。  

  面签的那一个星期是我有生以来最忙碌的一个星期。星期1、2往返海南,参加北京现代两厢依兰特的试驾,星期3、4往返杭州,参加上汽荣威的试驾。而星期5一早,我就矗立在秀水市场的门口,反复思考该如何合理的回答签证官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  

  我应该为她叫错我名字而感到幸运。毕竟在得到一句SORRY的同时或许会让我得到许多照顾。我用极流利的中文一句一字的向她表示我去美国的目的。曾经出国的试车经历也让她感到很有趣。最后她在审阅了我递进去的两个月的工资单后用一口地道的美式中文告诉我:“没问题,你被通过了。”总结经验:如果你英语不是很出色且与同事同行的话,最好选择中文。第一说中文会比较有自信,第二,中文对于签证官来说是外语,他们也懒得多问几句。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便有些问题回答的不是太完美或许可以挽回,但如果你说的英语表达错误,那可就完蛋了。  

    兴奋之余飞速给所有关注次此签证的朋友们一一电话报喜。或许更高兴的是我的朋友们,终于可以去美国帮他们带他们想要的东西了。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