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4年以来,SCCA(美国赛车俱乐部)一直遵循一个目标:让赛车运动贴近为汽车、速度和竞争的狂热的美国大众。从全国锦标赛到区域赛事, SCCA坚持为职业和业余赛车手组织、支持并发展包括公路赛、拉力赛和越野赛在内的各级别赛事,是在美国很受欢迎的赛车组织。举办世界挑战赛的目的,是为车队、制造商和二级市场零售商提供面向量产车的竞争赛事,以印证他们的产品...展开全部 +
作为美国豪车典范的凯迪拉克,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与赛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凯迪拉克在各大速度激情赛事上都取得了耀眼成绩,赛道始终是凯迪拉克动力科技不断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平台。1949年,著名印第安车手保罗鲁索驾驶着凯迪拉克赢得了密尔沃基改装车赛的冠军,从此之后,凯迪拉克的强大动力性能优势被众多人认可。1950年,雷德拜伦驾驶着凯迪拉克完成了全国赛车联合会在达灵顿举办的比赛,荣膺第三名。1952年,巴克贝克赢得了全国赛车联赛高速公路赛区250英里比赛的冠军。同一年,汤姆迪尔驾驶着凯迪拉克赢得了在墨西哥举办的泛美越野公路大赛的第二名。1950年,布里格斯凯宁安作为赛车爱好者,他驾驶着凯迪拉克,参加了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一路领先到达终点。
2004至2007赛季,CTS-V领衔的凯迪拉克车队更是美国运动车俱乐部世界挑战赛(SCCA)中的夺冠热门车队,共荣获10次比赛胜利,7次杆位排名以及36次登上领奖台的荣耀。
2008年,前通用汽车高性能车运营总监约翰•海恩斯(John Heinricy)驾驶全新凯迪拉克CTS-V在被誉为“真理之环”的德国纽柏林(Nurburgring)赛道上创造了一个速度的神话:以7分59秒32的单圈成绩使CTS-V成为当时跑得最快的量产V8四门轿车,被誉为“速度的灵魂”。
2011赛季,凯迪拉克披甲荣归SCCA赛事,此次重装上阵,携最新极致动力科技结晶CTS-V Coupe赛车版杀阵匹敌。驰骋赛道的激情与速度,震耳欲聋的欢呼与呐喊,使得2011年SCCA世界挑战赛现场,又刮起了一阵凯迪拉克旋风。凯迪拉克车队的两位车手Johnny O’Connell和Andy Pilgrim分别驾驶着3号和8号CTS- V Coupe赛车参与激烈争夺。整个赛季,凯迪拉克车队的表现良好,荣获厂商车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车手Johnny O’Connell曾两次拔得冠军头衔,荣膺年度车手第二名的好成绩,另一名车手Andy Pligrim 位列第五。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一站亚特兰大公路赛中,凯迪拉克车队车手John O’ Connell驾驶3号赛车取得杆位,一路领先其他车手,连续29圈保持第一的位置,并最终赢得冠军,再续凯迪拉克车队2004-2007年间在本站连续4年取得冠军的辉煌战绩。
经过2011年的短暂磨合,2012年赛季的凯迪拉克可谓强势出击,在揭幕战中,Johnny O’Connell和Andy Pilgrim一举夺得第一和第四的好成绩,为凯迪拉克日后的比赛赢得先机。目前赛程即将结束,凯迪拉克车手及车队均高居积分榜首位,在此包揽车队车手双料年度冠军指日可待。
赛场上的卓越荣耀,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凯迪拉克“极致动力科技”所带来的震撼性能表现。正如凯迪拉克市场营销副总裁唐•巴特勒(Don Butler)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凯迪拉克之所以会选择加入SCCA世界挑战赛中,只是因为想做行业内的领导者。”这不仅可以凸显凯迪拉克品牌的极致动力科技性能,更能够帮助提升品牌在大众眼中的形象和知名度,赛场已成为凯迪拉克开拓创新的试验基石。
附:凯迪拉克CTS-V征战SCCA 2004-2007赛季详记录
凯迪拉克的SCCA赛车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03月16日,地点在Sebring国际赛道。两辆CTS-V 对SCCA专业赛车世界挑战赛GT组别赛事的首次参与,标志着凯迪拉克品牌开始进军专业赛车运动。
那天驾驶赛车出赛的是Andy Pilgrim和Max Angelelli。原本对于该赛季首次亮相的满腹期待,却在充满希望的起跑后差点告吹在起跑线上。当宣告比赛开始的绿旗将要落下时,出发位置排在第二排的Pilgrim的CTS-V赛车发生了故障。当他的队友Angelelli跑至领先位置时,Pilgrim重新启动赛车从后场出发。不到六圈,他追上了处于领先位置的队友并创造了比赛的最快圈速,最终凯迪拉克包揽前两名。
在CTS-V参加的世界挑战赛GT组的首个赛季中,年度车手排名Angelelli名列第三,Pilgrim第五。2004赛季,凯迪拉克车队在Sebring国际赛道和亚特兰大公路赛中获得了两次胜利并拿到了三个杆位。通用车队的John Heinricy在Mid-Ohio站加入了比赛并获得了第三名。
2005赛季,凯迪拉克车队在SCCA赛事中获得双料冠军,不但将制造商冠军收入囊中,Pilgrim还获得了车手总冠军,他的队友Max Papis则名列第五。Pilgrim赢得的3个分站冠军情况相仿,都是没有拿到杆位,但最终站上了冠军领奖台,此外,他还有8站比赛的成绩是在前5名之内的。Papis比赛两连胜,道亚特兰大公路赛和赛季收官的Laguna Seca站中2次夺冠,而与之匹敌的Heinricy则在Mid-Ohio站和Portland站夺冠。
2006赛季,Pilgrim在年度车手排名中位列第三,他分别于亚特兰大公路赛、Sebring、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的英飞凌赛道、犹他州的米勒赛车运动公园几站中登上了领奖台。
2007赛季标志着CTS-V赛车时代的终结,在此之后凯迪拉克车队的赛场征程有了长达4年的中断。从2004赛季到2007赛季,球队赢得了厂商总冠军(2005赛季),车手总冠军(Pilgrim,2005赛季),获得过7个杆位和10次分站赛冠军,包括冠军在内,登上领奖台共计36次。
(2012年8月27日,上海)上周五,SCCA(美国赛车俱乐部)世界挑战赛GT组别2012赛季的收官战在加利福尼亚州西索诺马市的英飞凌赛道落下帷幕。驾驶CTS-V Coupe赛车出战的两位凯迪拉克车手Johnny O’Connell和Andy Pilgrim,以稳定的发挥占据了前五名中的两席,凭借这不俗的战绩,凯迪拉克车队成功问鼎本赛季制造商总冠军的宝座。同时,Johnny O’Connell以总积分1,348的绝对优势一举拿下2012赛季的车手总冠军头衔,其队友Andy Pilgrim则紧随其后,以总积分1,199的成绩在年度车手排名中位列第二。这一成绩也是凯迪拉克车队进军SCCA赛事以来所获得的最佳战绩。
凯迪拉克车队在2012赛季的表现堪称完美,这一骄人战绩的取得,与两位车手的高超技术、稳定表现以及CTS-V Coupe战车的卓越性密不可分。两位车手在整个赛季的分站赛中屡次登上领奖台,更数次夺冠,始终领跑车手、车队积分榜并最终夺冠。这也是凯迪拉克车队继2005赛季之后第二次获得制造商和车手年度双料冠军。追溯凯迪拉克征战SCCA赛事的历程,2004年,凯迪拉克车队携CTS-V赛车首次征战SCCA世界挑战赛GT组别赛事,并在2004至2007赛季表现抢眼,共获得7个杆位,车手站上领奖台的次数达36次,其中10次问鼎分站冠军。2011赛季,凯迪拉克携最新极致动力科技结晶CTS-V Coupe赛车强势回归SCCA赛事,两位赛手Johnny O’Connell和Andy Pilgrim分别驾驶着3号和8号CTS-V Coupe赛车驰骋于赛场,再显凯迪拉克极速风范。整个赛季,O’Connell曾两次荣膺分站赛冠军,并在年度车手排名中获得亚军,Pligrim位列第五,凯迪拉克车队亦在年度制造商排名中取得第二的佳绩。
这款有着巅峰性能和极速风范的CTS-V Coupe赛车版车型与它的量产版共享了80%左右的组件,整备质量为3,222磅,在经过了专业赛车调校后,将凯迪拉克CTS家族的赛车基因挖掘到极致,其3.1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让这款车型在赛道上独领风骚,令众多对手难以望其项背。而CTS-V Coupe的量产版也凭借它的极致性能而声名鹊起,它搭载凯迪拉克品牌有史以来动力最为强劲的6.2L V8机械增压发动机,输出功率高达556匹马力,扭矩为747牛•米,0~60英里/小时加速仅需 3.9 秒。此外,CTS-V Coupe量产版配备了悬挂系统中反应最快的MRC主动电磁悬挂系统,使其拥有赛车般的稳定底盘,无论在街道、公路还是赛道,均能带来酣畅淋漓的极速驾驶体验。
赛车场上的卓越战绩不仅展现了凯迪拉克动力科技的创新前行,更反复印证了凯迪拉克的“极致动力科技”所带来的震撼性能表现。在即将到来的2012成都国际车展上,在SCCA赛场上战绩辉煌的速度利器——凯迪拉克CTS-V Coupe量产版,即将在中国地区限量上市,国内的凯迪拉克拥趸将有机会亲身领略凯迪拉克V系列高性能轿跑专属的巅峰性能与赛道激情。
关于SCCA ( Sport Car Club of America):
自1944年以来,SCCA(美国赛车俱乐部)一直遵循一个目标:让赛车运动贴近为汽车、速度和竞争的狂热的美国大众。从全国锦标赛到区域赛事,SCCA坚持为职业和业余赛车手组织、支持并发展包括公路赛、拉力赛和越野赛在内的各级别赛事,是在美国很受欢迎的赛车组织。
举办世界挑战赛的目的,是为车队、制造商和二级市场零售商提供面向量产车的竞争赛事,以印证他们的产品。每场比赛均不可超过50分钟,而比赛的圈数和总距离则根据赛道规格、单圈时间和比赛条件来确定。
获准参加SCCA世界挑战系列赛的参赛车型,从车型正式获得资格至车型在全球范围内停产4年内,可有资格参加一年的赛事。当一款车型已停产四年,可在接下来的3年间继续参赛,但分站赛总数不能超过5场,且只能派1名车手。凯迪拉克参加的是SCCA专业赛车世界挑战赛GT组别的赛事,另外两个组别是:GTS和TC。
SCCA专业赛车世界挑战赛GT锦标赛由在8个不同的赛道上举办的12段赛程组成。诸多量产车型厂商,如保时捷、凯迪拉克、雪佛兰、沃尔沃等纷纷参与比赛。
GT组别是世界挑战赛的最高级别奖项,也是最受关注的比赛。这项赛事与FIA GT和日本的JGTC并称世界三大GT赛事。在该组别都是全球各地的量产GT跑车可以报名参赛,并且必须以量产车的基础配置进行调教。在美国一度有狂热的车迷在比赛结束之后,会马上去买获胜车型的车。
(2012年3月27日,上海)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2012年美国SCCA世界挑战赛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正式拉开帷幕。继2011年凯迪拉克车队重返SCCA世界挑战赛之后,凯迪拉克车手Johnny O’Connell和Andy Pilgrim今年继续驾驶CTS-V Coupe征战赛场,并在3月24日的首轮比赛中一举夺得第一和第四的好成绩。而在3月25日第二轮比赛中,凯迪拉克车手Johnny O’Connell和Andy Pilgrim继续保持着强劲势头,分别以亚军和季军完赛。在首站两轮比赛过后,车队车手Johnny O’Connell以265分的总成绩位列车手积分榜第一,Andy Pilgrim则位列第三,为凯迪拉克接下来的比赛赢得先机。
自去年携CTS-V Coupe赛车重返SCCA世界挑战赛以来, 凯迪拉克车队以强劲的动力和完美的赛道表现,屡获殊荣,尽显瞩目风范。在2011年的12站比赛中,凯迪拉克车队车手John O’Connell和Andy Pilgrim驾驶着CTS-V Coupe赛车两次获得分站冠军并多次登上领奖台。总成绩榜上,凯迪拉克车队位列厂商车队第二;John O’Connell和Andy Pilgrim 也分别获得年度车手第二和第五的优异成绩。此外,回顾2004年-2007年,凯迪拉克车队赢得了众多辉煌荣誉——两次车手冠军,一次车队冠军,累计获得了10次分站冠军,7次杆位排名并36次登上领奖台。
作为美国豪华车典范的凯迪拉克,不仅拥有着瞩目风范的外形,其令人震撼的动力性能也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世界汽车的潮流。从1949年的密尔沃基改装车赛事开始,各大速度激情赛事上便留下了凯迪拉克的身影,赛车运动也推动着凯迪拉克动力科技不断进步与创新。凯迪拉克市场营销副总裁唐-巴特勒(DonButler)表示,“凯迪拉克之所以会选择加入SCCA世界挑战赛,是想在比赛中不断的突破自我,进一步提升凯迪拉克车型的极致动力性能,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强劲的动力,闪电般的速度,在世界顶级赛车汇集的赛场上,凯迪拉克不仅仅展示了在性能及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表现了对于“极致动力科技”永恒的追求与信仰。
关于SCCA( Sport Car Club of America):
SCCA( Sport Car Club of America)美国赛车俱乐部成立于1944年,为职业和业余赛车手举办各个级别的,包括公路赛、拉力赛和越野赛在内的全部赛事。在美国是很受欢迎的赛车组织。
凯迪拉克参加的是SCCA举办的World Challenge 世界挑战赛最受关注的GT组别的赛事,另外两个组别是:GTS和TC。这项赛事与FIA GT和日本的JGTC并称世界三大GT赛事。在该组别都是全球各地的量产GT跑车可以报名参赛,并且必须以量产车的基础配置进行调教。在美国一度有狂热的车迷在比赛结束之后,会马上去买获胜车型的车。
(2011年10月9日,上海) 在近日刚刚结束的SCCA 2011赛季最后一站亚特兰大公路赛比赛中,凯迪拉克车队车手John O’Connell驾驶3号凯迪拉克CTS-V Coupe赛车获得冠军,再续凯迪拉克车队2004-2007年间在本站连续4年取得冠军的辉煌战绩。驾驶8号CTS-V Coupe赛车的Andy Pligrim则获得第三名,两位车手双双登上领奖台,为凯迪拉克车队SCCA2011赛季比赛完美收官。在本赛季的比赛中,凯迪拉克车队取得厂商车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两位车手的表现非常出色,John O’Connell两次获得分站冠军,获得年度车手第二名的好成绩,另一名车手Andy Pligrim 位列第五。
在亚特兰大站的比赛中,John O’Connell 先是在热身圈中,多次创造最快圈速,并在排位赛中一举取得杆位;随后在正式比赛中,一路领先,连续29圈保持第一的位置,最终赢得冠军。回顾凯迪拉克在SCCA的精彩表现,可以追溯到2004年。2004年-2007年四年期间,凯迪拉克车队共荣获10次比赛胜利,7次杆位排名以及36次登上领奖台的荣耀。并在2005年获得车队车手双料冠军,2007年也获得了年度车手冠军。“凯迪拉克之所以会选择加入SCCA世界挑战赛,是想充分展现出凯迪拉克车型的极致动力性能,成为行业内的领导者。”凯迪拉克市场营销副总裁唐•巴特勒(Don Butler)在一次采访中回答。
凯迪拉克CTS家族是凯迪拉克产品矩阵中最丰满的产品系列,其中“V”系列高性能版更是拥有世界顶级跑车级的出色性能,此次代表凯迪拉克车队参赛的CTS-V Coupe赛车正是来源于此。CTS家族每一款车型都是对凯迪拉克“极致动力科技”完美的诠释,以卓越的性能和钻石切割般璀璨夺目的外型演绎着凯迪拉克“瞩目风范,震撼表现”的品牌精髓。
关于SCCA( Sport Car Club of America):
SCCA( Sport Car Club of America)美国赛车俱乐部成立于1944年,为职业和业余赛车手举办各个级别的,包括公路赛、拉力赛和越野赛在内的全部赛事。在美国是很受欢迎的赛车组织。
凯迪拉克参加的是SCCA举办的World Challenge 世界挑战赛最受关注的GT组别的赛事,另外两个组别是:GTS和TC。这项赛事与FIA GT和日本的JGTC并称世界三大GT赛事。在该组别都是全球各地的量产GT跑车可以报名参赛,并且必须以量产车的基础配置进行调教。在美国一度有狂热的车迷在比赛结束之后,会马上去买获胜车型的车。
时隔4年,凯迪拉克披甲荣归SCCA赛事,此次重装上阵,携最新极致动力科技结晶CTS-V Coupe赛车版杀阵匹敌。驰骋赛道的激情与速度,震耳欲聋的欢呼与呐喊,使得2011年SCCA世界挑战赛现场,又刮起了一阵凯迪拉克旋风。回顾刚刚结束的2011 SCCA世界挑战赛,凯迪拉克车队表现优异,曾多次登上领奖台,再次上演凯迪拉克赛场传奇荣耀。2012年的 SCCA世界挑战赛,凯迪拉克更是勇夺 首战冠军,拔得头筹。历数过往,作为美国豪车典范的凯迪拉克,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与赛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49年的密尔沃基改装车赛事开始,各大速度激情赛事上便留下了凯迪拉克的身影,赛道也成为凯迪拉克动力科技不断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瞩目战绩 赛场荣耀
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凯迪拉克一直都在努力引领着行业潮流,不断创造着行业内的一个又一个传奇。赛场上的卓越荣耀,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凯迪拉克“极致动力科技”所带来的震撼性能表现。正如凯迪拉克市场营销副总裁唐•巴特勒(Don Butler)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凯迪拉克之所以会选择加入SCCA世界挑战赛中,只是因为想做行业内的领导者。”这不仅可以凸显凯迪拉克品牌的极致动力科技性能,更能够帮助提升品牌在大众眼中的形象和知名度,赛场已成为凯迪拉克开拓创新的试验基石。
2011年,凯迪拉克重返赛场舞台。整个赛季,凯迪拉克车队的表现良好,荣获厂商车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车手Johnny O’Connell曾两次拔得冠军头衔,荣膺年度车手第二名的好成绩,另一名车手Andy Pligrim位列第五。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一站亚特兰大公路赛中,凯迪拉克车队车手John O’Connell驾驶3号凯迪拉克CTS-V Coupe赛车取得杆位,一路领先其他车手,连续29圈保持第一的位置,最终赢得了冠军,再续凯迪拉克车队2004-2007年间在本站连续4年取得冠军的辉煌战绩。而驾驶8号CTS-V Coupe赛车的Andy Pligrim则获得第三名,两位车手双双登上领奖台,为凯迪拉克车队SCCA 2011赛季比赛完美收官。2012赛季,凯迪拉克车手Johnny O’Connell和Andy Pilgrim继续驾驶CTS-V Coupe征战赛场,并在3月24日的首轮比赛中一举夺得第一和第四的好成绩。而在3月25日第二轮比赛中,凯迪拉克车手Johnny O’Connell和Andy Pilgrim继续保持着强劲势头,分别以亚军和季军完赛。其实凯迪拉克在SCCA世界挑战赛中的精彩表现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2004-2007年期间,凯迪拉克车队共荣获10次比赛胜利,7次杆位排名以及36次登上领奖台的荣耀。
而回望凯迪拉克的赛道生涯,则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9年,著名印第安车手保罗鲁索驾驶着凯迪拉克赢得了密尔沃基改装车赛的冠军,从此之后,凯迪拉克的强大动力性能优势被众多人认可。1950年,雷德拜伦驾驶着凯迪拉克完成了全国赛车联合会在达灵顿举办的比赛,荣膺第三名。1952年,巴克贝克赢得了全国赛车联赛高速公路赛区250英里比赛的冠军。同一年,汤姆迪尔驾驶着凯迪拉克赢得了在墨西哥举办的泛美越野公路大赛的第二名。1950年,布里格斯凯宁安作为赛车爱好者,他驾驶着凯迪拉克,参加了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一路领先到达终点。
极致动力科技 赛道极速的奥秘
“第一台美国V8发动机”、“世界上第一台V12和V16发动机”……凯迪拉克的赛场传奇荣耀背后,始终有这些动力科技成就为其奠定结实的技术基础。1902年,凯迪拉克汽车公司创始人Henry M. Leland先生发明了第一辆凯迪拉克。当时,他发明的第一个单缸发动机产生了惊人的10马力,轻松超越他的对手的动力装置,在当时引起大众的强烈反响。1908年,Henry M.Leland从瑞典引进精密仪器,首先实现了标准化的汽车生产,成为第一个获得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杜瓦奖的美国汽车品牌。1912年,凯迪拉克成为第一家在汽车中装备电子起动、照明和点火装置的品牌,因此,伦敦的皇家汽车俱乐部第二次给凯迪拉克颁发了杜瓦奖,并且永久性地授予凯迪拉克公司“世界标准”的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凯迪拉克一直在致力于极致动力科技研发,而其动力系统真正开始于1915年,当时,凯迪拉克推出美国第一台8缸发动机,此发动机采用了恒温控制的冷却剂的流动,后来普遍被其他制造商所采用。十年后,凯迪拉克双平面的V8曲轴的发明为凯迪拉克在发动机技术上做出了又一重大突破。重新设计的凯迪拉克V8发动机的出现,标志着多缸发动机时代的到来。1930年,凯迪拉克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次用于客车使用的V16发动机,V16的诞生使得凯迪拉克跻身于世界最优秀的汽车的地位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同一年,凯迪拉克推出了同一车型的V12发动机,相比起V16 7.4L产生的160马力,V12 6.0L可产生135马力。1949年底,凯迪拉克研制出了高压缩比、顶置式气门、轻型的V8发动机,它的出现为凯迪拉克以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92年,通用汽车高级V型发动机家庭的第一个成员4.6升北极星V8发动机诞生,之后,不断有V型号的发动机在此基础上研发创新,为V家族的极致动力的高性能马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V Lab全球精英学院瞩目登场的CTS-V和CTS-V Coupe采用6.2升V8机械增压发动机,该款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高达556马力(415千瓦),扭矩为747牛米,是凯迪拉克品牌有史以来动力最为强劲的发动机,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也只有这样的高性能车型才能在SCCA赛事中斩获诸多荣耀。
关于SCCA( Sport Car Club of America):
SCCA( Sport Car Club of America)美国赛车俱乐部成立于1944年,为职业和业余赛车手举个各个级别的,包括公路赛、拉力赛和越野赛在内的全部赛事。在美国是很受欢迎的赛车组织。
凯迪拉克参加的是SCCA举办的World Challenge 世界挑战赛最受关注的GT组别的赛事,另外两个组别是:GTS和TC。这项赛事与FIA GT和日本的JGTC并称世界三大GT赛事。在该组别都是全球各地的量产GT跑车可以报名参赛,并且必须以量产车的基础配置进行调教。在美国一度有狂热的车迷在比赛结束之后,会马上去买获胜车型的车。
正是有了汽车比赛, 诞生了跑车继而发展处针对比赛而设计的赛车, 汽车发展的萌芽阶段和初期阶段时,开始时赛车和量产跑车的区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很多量产跑车都直接参加激烈的赛车比赛。
随着技术的发展,时间进入到20世纪60年代后, 各类车型的分类依据功能性也越来越清晰,目前, 从一般概念来区分, 量产的跑车是那些可以日常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汽车,所以在底盘设计上没那么锐利,并且有内饰和一些日常使用必须舒适便利设备,比如空调和音响。而赛车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而设计, 因而那些内饰和舒适配置就成了多余的摆设,所以赛车的车舱是没有任何内饰及空调音响设备的,有的赛车甚至只有驾驶座位一个座椅,这样的结果是减轻了车身的重量。
此外, 量产跑车考虑的日常实用, 因而机械设计上也要考虑耐久性, 而参加高级别激烈比赛的赛车其机械只需承受几场比赛,因而在设计上以榨取发动机最大功率为主, 耐久性就成为了次要。
有些跑车既有市售量产版又有赛车版,这对于厂商和消费者的需求来说是两全其美的结果。底盘技术上它们是相同的,这样赛车手既可以在赛道上驰骋,普通消费者也可以驾驶其量产车型享受高性能汽车带来的驾驶刺激。当然,赛车和量产跑车功能性的区别通过车内配置的改变、对动力系统及底盘设定的重新调校完成,凯迪拉克CTS-V Coupe量产版和CTS-V Coupe赛车版就是这样的典型,CTS-V Coupe量产车和赛车共享80%左右的组件,它们有相同的动力和底盘,调校上的差别使它们在各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CTS-V Coupe赛车版和量产版细节比对——共性及不同
它们的区别首先体现在车身重量上,赛车版的整备质量只有3222磅,而量产版车型为4222磅。
动力传动系统
两车同样装备6.2升V8发动机,量产版车型V8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556马力,最大扭矩为551牛米,与之匹配的传动系统为6速自动变速箱。而赛车版车型受到SCCA世界挑战赛规则的限制,其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60马力,最大扭矩为447牛米,匹配的传动系统为高效率的6速手动变速箱。虽然赛车版车型的发动机功率小,但是由于采用了赛车轻量化设计,其0-60英里/小时加速时间只有3.1秒,快于量产车型的3.9秒。
底盘区别
量产版采用了后差速锁,其终极传动比为4.15,赛车版采用了限滑差速器,终极传动比为3.0。
量产版车型采用Michelin Pilot Sport PS2 性能轮胎,赛车版采用Pirelli比赛轮胎。倍耐力比赛轮胎有更好的抓地力,但是寿命不如量产版车型采用的米其林轮胎。
量产版车型采用前后独立悬挂并配有StabiliTrak电子稳定系统。赛车版采用了三级可调减震器以及赛车独立悬挂设计。
量产版采用了前轮六活塞卡钳、后轮四活塞卡钳的Brembo高性能制动系统,赛车版车型为Brembo赛车级制动系统。
安全系统区别
量产版车型配备了驾驶员和乘员前、侧安全气囊,安吉星交通事故自动报警服务系统。赛车版车型采用了Pratt & Miller侧撞击吸能盒设计,驾驶员6点试安全带和可拆卸方向盘。
舒适配置和娱乐系统
量产版采用了10喇叭的BOSE 5.1DVD影音娱乐系统,赛车版为摩托罗拉2通道无线通讯系统。
量产版采用Recaro公司的14向电动可调位置全真皮性能版驾驶座椅, 座椅配有加热和通风系统以提升日常驾驶的舒适性。赛车版的驾驶座椅为Pratt & Miller赛车座椅
凯迪拉克CTS-V Coupe赛车是凯迪拉克与专门从事赛车领域的Pratt & Miller工程公司共同研发的。
由Gary Pratt和Jim Miller创建于1989年的Pratt & Miller工程公司,已经从一个设计和制造赛车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间工程业的国际巨头企业。如今,在赛车界和高端工程界,Pratt & Miller工程公司是全世界公认的权威。公司始终有这样一条口号:设计、开发、制造、赛事、胜利。
该公司在赛车界取得的成就,主要包括在美国和欧洲最负盛名的量产车赛事中的多次获胜以及冠军头衔。这些赛事包括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Daytona的劳力士24小时耐力赛、赛百灵12小时耐力赛等诸多赛事。
Pratt & Miller工程公司在SCCA世界挑战赛GT组赛事中参与执行了凯迪拉克的工厂赛车计划,而制造商和车手均在这一赛事中问鼎冠军,公众对于通用汽车公司的品牌观感也由此发生改变。Pratt & Miller-built Pontiacs已经在劳力士跑车系列赛中赢得过车队、制造商和车手冠军,而使用Pratt & Miller所备车辆的privateer车队则在整个欧洲的各个比赛和锦标赛中夺冠。
Johnny O’Connell——SCCA凯迪拉克车队3号车手
Pratt & Johnny O’Connell与凯迪拉克的合作始于2004赛季,当时他驾驶CTS- V赛车参加亚特兰大公路赛并最终获得第九。2006赛季, O ' connell参与了圣彼得堡的街道赛(亚军),中俄亥俄站(第21名)和英飞凌站(第12名)三站比赛。2011赛季,O’Connell成为世界挑战赛职业车手,并以2次冠军、10次前五名和12次前10名的成绩最终获得第二。
Pratt & O’Connell被认为是北美最有才华的、最灵敏的车手之一。他的赛车生涯始于方程式赛车。1987年参加大西洋方程式系列赛是他首次参与职业赛事,他在五场比赛中夺冠并最终获得了总冠军和年度最佳新秀奖。
Johnny O’Connell
凯迪拉克车队3号赛车手
4次勒芒24小时赛胜出者
5次职业冠军
Sebring史上获胜场次最多
2011年World Challenge系列赛中5次登上领奖台,2次获胜
Andy Pilgrim——SCCA凯迪拉克车队8号车手
Andy Pilgrim自2004年起至2008年代表凯迪拉克参加SCCA世界挑战赛GT组的比赛,并于今年重批战袍,代表凯迪拉克重返SCCA 赛事,征战赛场。
作为凯迪拉克的传奇8号车手,Andy Pilgrim在凯迪拉克2004年首次参加SCCA的赛事便与车队一同震惊了全世界,取得了车队亚军;而2005赛季更为辉煌,力压保时捷登顶车队冠军,Andy Pilgrim也夺得车手总冠军,一举奠定了CTS-V在SCCA赛事中的地位;接下来的2006赛季获得车手季军,Andy在与凯迪拉克合作的前三年就获得3个分站冠军,10次登上领奖台和惊人的35次分站前10名;并且在2007、2008赛季两夺得车手亚军。在2011赛季,为凯迪拉克车队捧回了车队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位天才车手的赛车天赋早在青年时期便显现出来,Andy在英国几个地区级的摩托车比赛中收获过冠军,并在竞争激烈的英国房车大师赛中摘得亚军。1984年,Andy在赢得IMSA雷诺挑战杯的最佳新人称号后,其赛车道路开始起步。之后的15年间,他代表宝马,保时捷,沃尔沃和通用汽车(Corvette、Pontiac、Cadillac)等厂商,共赢得5个车手冠军和61个分站赛冠军。
赛场之外的Andy也非常活跃,他亲自建立的Andy Pilgrim基金会,旨在通过自己录制的DVD,向15-20岁之间的青少年传授一些驾驶技巧和安全知识;他还拥有一家软件公司。
Andy Pilgrim
凯迪拉克车队8号赛车手
3次Daytona Rolex24小时胜出者
5次职业冠军
在10次专业系列赛中赢取61场
NASCAR斯普林杯-2011年6月26日–Infineon赛车道
2011年World Challenge系列赛中2次登上领奖台
(2012年6月5日,上海)上周末,2012年美国SCCA世界挑战赛GT组别第六轮、第七轮比赛在凯迪拉克的故乡——底特律城隆重举行,为故土而战的凯迪拉克CTS-V Coupe赛车在底特律河畔的贝尔岛公园刮起了无敌V旋风,横扫整个周末赛事。在6月2日的第六轮比赛中,凯迪拉克车手Johnny O’Connell起跑即抢得领先优势,领跑22圈之后,顺利斩获本赛季第二个分站冠军,队友Andy Pilgrim同样夺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转天第七轮比赛中,杆位起跑的Johnny O’Connell经过50分钟鏖战,再度捧起冠军奖杯。Andy Pilgrim也始终占据第一梯队,以第四名的成绩为凯迪拉克车队故土之战画上圆满句号。
自去年携CTS-V Coupe赛车重返SCCA世界挑战赛以来, 凯迪拉克车队以强劲的动力和完美的赛道表现,屡获殊荣,尽显瞩目风范。在2011年的12站比赛中,凯迪拉克车队车手John O’Connell和Andy Pilgrim驾驶着CTS-V Coupe赛车多次获得分站冠军并登上领奖台。总成绩榜上,凯迪拉克车队位列厂商车队第二。经过2011年的短暂磨合,2012赛季凯迪拉克可谓强势出击,目前赛程已过半,凯迪拉克车手Johnny O’Connell以895的总成绩稳居车手积分榜榜首,Andy Pilgrim 以757分紧随其后。凭借两位车手的杰出表现,凯迪拉克车队亦领跑厂商车队积分榜!
作为美国豪华车典范的凯迪拉克,不仅拥有着瞩目风范的外形,其令人震撼的动力性能也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世界汽车的潮流。从1949年的密尔沃基改装车赛事开始,各大速度激情赛事上便留下了凯迪拉克的身影,赛车运动也推动着凯迪拉克动力科技不断进步与创新。在SCCA赛场酣战的同时,凯迪拉克V Day第二季“征服者归来”亦在中国市场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5月26日,这场 “好莱坞大片式”的视觉盛宴在6,000余名观众的欢呼与掌声中完成首秀,引爆无数尖叫与喝彩。随后,凯迪拉克V Day 第二季“征服者归来”将移师成都(6月9日)、青岛(6月23日),持续为广大车迷呈现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完美演绎凯迪拉克对于“速度”(Velocity)的追求、“胜利”(Victory)的渴望、“征服”(Vanquishment)的信念。
关于SCCA( Sport Car Club of America):
SCCA( Sport Car Club of America)美国赛车俱乐部成立于1944年,为职业和业余赛车手举办各个级别的,包括公路赛、拉力赛和越野赛在内的全部赛事。在美国是很受欢迎的赛车组织。
凯迪拉克参加的是SCCA举办的World Challenge 世界挑战赛最受关注的GT组别的赛事,另外两个组别是:GTS和TC。这项赛事与FIA GT和日本的JGTC并称世界三大GT赛事。在该组别都是全球各地的量产GT跑车可以报名参赛,并且必须以量产车的基础配置进行调教。在美国一度有狂热的车迷在比赛结束之后,会马上去买获胜车型的车。
自1944年以来,SCCA(美国赛车俱乐部)一直遵循一个目标:让赛车运动贴近为汽车、速度和竞争的狂热的美国大众。从全国锦标赛到区域赛事, SCCA坚持为职业和业余赛车手组织、支持并发展包括公路赛、拉力赛和越野赛在内的各级别赛事,是在美国很受欢迎的赛车组织。
举办世界挑战赛的目的,是为车队、制造商和二级市场零售商提供面向量产车的竞争赛事,以印证他们的产品。每场比赛均不可超过50分钟,而比赛的圈数和总距离则根据赛道规格、单圈时间和比赛条件来确定。
获准参加SCCA世界挑战系列赛的参赛车型,从车型正式获得资格至车型在全球范围内停产4年内,可有资格参加一年的赛事。当一款车型已停产四年,可在接下来的3年间继续参赛,但分站赛总数不能超过5场,且只能派1名车手。凯迪拉克参加的是SCCA专业赛车世界挑战赛GT组别的赛事,另外两个组别是:GTS和TC。
SCCA专业赛车世界挑战赛GT锦标赛由在8个不同的赛道上举办的12段赛程组成。诸多量产车型厂商,如保时捷、凯迪拉克、雪佛兰、沃尔沃等纷纷参与比赛。
GT组别是世界挑战赛的最高级别奖项,也是最受关注的比赛。这项赛事与FIA GT和日本的JGTC并称世界三大GT赛事。在该组别都是全球各地的量产GT跑车可以报名参赛,并且必须以量产车的基础配置进行调教。在美国一度有狂热的车迷在比赛结束之后,会马上去买获胜车型的车。
2012 SCCA专业赛车世界挑战赛12站赛程
3月 23-25日 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街道赛 *
4月13-15日 加利福尼亚州,长滩街道赛
4月27-29日 拉里•h•米勒经销商犹他州大奖赛
5月10-12日 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拉古纳塞卡马自达赛道
6月1-3日 密歇根州,底特律贝尔岛大奖赛 *
6月22-24日 安大略,Mosport国际赛道 *
8月3-5日 俄亥俄州,中俄亥俄州跑车场 *
8月24-26日 加利福尼亚州,索诺马,英飞凌赛道
*表示为双周末赛事.